中新网新疆喀什10月14日电 标题:新疆公路旁的“白色海洋”:驻港外国领事使团和商界邂逅棉田。中新网记者 戴小璐 “看!是一块白色的棉花吗?” 10月13日,秋高气爽的南疆,天空晴朗透亮。外国驻香港领事代表团和企业代表团正前往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车上,香港马来西亚商会副主席黄庆庆用头结合检查材料。 “白色的海洋”突然从窗户里穿过,让他猛地抬起头,用手按着窗户,语气里充满了好奇。记者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路两旁的棉花田像白色的丝绸和缎子一样向天空延伸。饱满的棉铃褪去绿色的外壳,柔软的棉絮轻轻地漂浮在空中。农民们不时弯腰走在棉株间,熟练地采摘棉花,与棉白的雪原相映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见状,坐在旁边的香港马来西亚商会会员习习立即举起手机,打算保留窗外难得一见的景色。 “以前,当我在香港或马来西亚等地买衣服时,标签上只写着‘中国制造’。我没想到很多棉花都来自这里。”当习近平听导游介绍“新疆是中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优质棉花不仅供应中国,还出口到中亚、欧洲等地区”。他忍不住点头道:“原来我们每天穿的衣服的来源,就隐藏在神奇的田野里。”商务部办公厅特派员崔建春带队检查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使、外国驻港总领馆或其代表、外国驻港商会负责人、跨国公司高管、政府金融机构官员等近50人陪同。当大巴行驶在南疆公路上时,窗外连绵的棉田、平坦的道路,让这次“公务之旅”显得更加出乎意料的生动——很多人都和吴喜喜一样,暂时把检查资料放在手里,忍不住时常望向窗外。 “来之前,我在社交平台上查了攻略,对新疆路途遥远、道路烂烂感到担心。”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城镇建筑和宽阔平坦的双向马路,兮兮的语气里充满了敬佩,“这里和中国其他城市没有什么不同,而且交通比想象的好。中国有很多便利条件,这对于商务考察和贸易交流非常重要。”作为香港关注跨境贸易的外国商界代表之一,习希希望合作伙伴能够多与新疆当地企业和民众对话,聆听新疆各地的商业故事。他说:“Aof考察不仅仅是看规则。你必须了解这片土地的活力,才能真正了解合作的机会。” “导游说,这些棉花将在当地加工成布料,然后制成衣服出口。”说起棉田背后的产业链,席曦转向导游问道:“您能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吗?”她解释道。记者了解到,不少国外商界朋友对此感兴趣。公交车逐渐驶近中国喀什(新疆)自贸试验区,远处一座典型工厂建筑的阳光对阳光尤其有害。夕夕还在寻找棉田的照片。 “以前我是在信息中‘读到’新疆,但这一次我开始‘了解’这里的潜力。”在他看来,这次在棉田遇到的机遇不仅打破了以往的刻板印象,成为向外国友人推荐新疆的起点——隐藏在棉絮里的机遇正等待着更多跨境合作者的发现。 (超过)
编辑:郑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