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UED官方 >

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

发布者:365bet体育
来源:未知 日期:2025-10-16 11:08 浏览()
图:张丹峰 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公斤以上,优质粮产能逐年增加。 10月14日,国家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果。 “‘十四五’期间,各地有关部门积极践行粮食安全新理念,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推进粮食产储销协同保障,各项改革工作进展与粮食流通发展同步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刘焕新表示,“十五五”期间,“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深入谋划推进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加快构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优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体系。“十四五”期间,年均粮食收购量突破4亿吨,我国粮食市场供给充足,运行总体良好。五年来,全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公斤以上,将再上新台阶。 2024年首次达到1.4万亿公斤。400公斤。粮食基本自给,口粮保障基本实现。多措并举畅通农民卖粮渠道,持续优化农民和企业服务。年均粮食收购量4亿吨以上。粮食购销管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举措扎实,制度保障更加有力。粮食储备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央储备规模和结构布局持续优化,地方储备规模进一步落实。加上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可利用的监管资源非常丰富。颗粒循环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全国普通商品仓库满库能力超过7.3亿吨,比“十三五”末增加5800万吨。高标准粮食容量逐年增加,低温、准低温库容达到2.2亿吨,比“十三五”末增加7000万吨。 2024年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全国粮食生产总值将突破4万亿元,粮食产销衔接更加和谐。由应急粮食储存、运输、加工企业、应急配送中心、供应网点组成的应急粮食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管理和储存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粮食流通进入全面法制管理和信息化监管的新阶段。粮食安全法正式实施,建立粮食购销储数字化管理系统,粮食安全责任进一步压实。三年来,粮食流通领域节约减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加上储存、加工、运输环节,我国年均粮食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2%。取得了惊人的成果粮食流通领域保值减损。粮食仓储管理正从安全储粮、减少损耗、消耗向绿色优质仓储、保质保鲜的优质发展阶段。农民储粮方面,在粮食主产县设立了一批收获后服务中心;粮食仓库储粮方面,着力推进现有仓库升级改造和功能完善,包括粮情检测、机械通风、循环熏蒸、储粮等。物理降温“四合一”储粮技术在粮库广泛应用,控控、空调、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比例大幅提升。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副局长钱毅表明我国粮食仓储技术总体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国家级粮食储运科技创新平台基地5个,部级创新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6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100多个。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应用。已建立技术应用示范点30个,将逐步增加到100个。“十四五”期间,应急粮食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粮食预案体系。各地结合实际动态完善预案,组织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都、重庆7个区域应急保障中心、华中、西北、东北地区。同时,一批大型粮油加工、物流配送企业入选国家应急支持级别。各级粮食应急加工数量由5448个增加到6872个,增长26%;粮油日加工能力从120万吨增加到178万吨,增长48%,一天的加工能力足以养活两天。应急粮食供应网点由4.3万个增加到5.9万个,增长37%;依托这些网点,成品粮油日供应能力由106万吨增加到167万吨,增长57%。原粮储备充足。 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或可继续保障市场供应15天以上。制定、修订国家100多项食品领域的标准直接关系到食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舌尖的安全。国家粮食储备局副局长秦玉云介绍,2021年起,将推动粮食领域100多项国家标准、50多项行业标准制修订。制定修订过程中,突出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产品,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质量检验体系进一步强化。库存粮油质量总体良好,储存相对安全。确保粮食安全,产业发展是关键一环。 2021年以来,财政部、国家粮食储备局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截至今年9月底,各地已落实财政资金462亿元。财政资金,鼓励社会投资超过840亿元,实施项目8400多个,带动897家优质企业品牌发展,粮食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如何促进粮油健康消费?刘焕新介绍,要贯彻大食理念。一方面,我们需要从已耕种的土地上获取粮食,以保证中国人民的饭碗主要是中国菜。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开发粮源,促进粮食供应多元化,让更多的粮食进入群众餐桌。实施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提高公众对全谷物的认识,提高全谷物在居民膳食中的比例。引导居民科学食用食用油,热情普及健康饮食理念和知识,强化标准引导,努力让人们吃得更科学、更健康、更健康。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5日第04页) 编辑:郑建龙
分享到